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苏州医学院针麻原理研究组、生化组、生理组
纸质出版日期:1978
移动端阅览
针刺镇痛与几种内分泌腺的关系[J]. 针刺研究, 1978,(1):84-85.
针刺镇痛与几种内分泌腺的关系[J]. 针刺研究, 1978,(1):84-85. DOI:
DOI:
实验用成年雄性大白鼠。用辐射热照射尾巴测痛
以甩尾为痛反应指标。电针一侧“足三里”或双侧“环跳”。在测得稳定的基础痛阈后开始电针。在电针15~20分钟时测痛阈一次
以后每隔10~15分钟测痛一次
连续二次。取这三次的均值作为针刺时痛阈。针刺时痛阈延长至针刺前的1.5倍以上为阳性镇痛效应。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1.摘除垂体后的第3天和7天
大白鼠基础痛阈升高
但针刺镇痛效应大为削弱;而同期的假手术组基础痛阈并不升高
同时针刺仍有明显的镇痛效应(P<0.05)
说明摘除垂体能减弱针刺镇痛效应。摘除垂体后注射ACTH_(2.5)单位/只
每天注射一次
0
浏览量
38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