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北京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组
纸质出版日期:1978
移动端阅览
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大鼠中缝背核亚显微结构的变化[J]. 针刺研究, 1978,(1):63-64.
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大鼠中缝背核亚显微结构的变化[J]. 针刺研究, 1978,(1):63-64. DOI:
DOI:
许多资料证明
中枢神经介质5-羟色胺(5-HT)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已经确定
合成5-HT的神经元集中于中缝核群。本文以电子显微镜方法观察大鼠中缝背核在针刺镇痛时突触囊泡数目的变化来证实该核团是否参与针刺镇痛过程。选择体重相近、基础痛阈和针麻镇痛效应相近的雌性大鼠作配对对照
共10对。将一对动物同时绑缚于鼠板上
实验组(针麻下痛刺激组)动物给以针麻;对照组(痛刺激组)动物则不给针麻。痛刺激为开胸手术。电针穴位为“郗门”透“三阳络”(阳极)和头部“胸腔穴”(阴极)。电针条件为疏密波
强度3伏
时间30分钟。经左心室插管做灌流固定
灌流液为4%多聚甲醛溶液。灌流
0
浏览量
23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