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上海生理研究所针麻组
纸质出版日期:1978
移动端阅览
损毁大白鼠兰斑或去甲肾上腺能上行背束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J]. 针刺研究, 1978,(1):61-62.
损毁大白鼠兰斑或去甲肾上腺能上行背束对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J]. 针刺研究, 1978,(1):61-62. DOI:
DOI:
我们曾报导
损毁大白鼠中缝核后针刺核镇痛效应减弱
表明中缝核群具有易化针效的功能。已知兰斑和中缝核群之间通常呈功能拮抗的关系
于是
我们研究了电解损毁兰斑和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损毁兰斑去甲肾上腺能(NA)神经元上行纤维——NA上行背束的功能后
针刺镇痛效应的变化。实验在成年雄性大白鼠上进行。每隔5分钟用等速增加的直流电刺激动物尾部皮肤
分别测定引起甩尾和嘶叫反应的电流值。待动物反应稳定后
取连续三次测定的痛阈均值作为对照。电针双侧“环跳”穴
诱导15分钟。然后在电针条件下再测定痛阈三次。以电针时痛阈均值减去电针前痛阈均值
其差值代表针刺镇痛效应(简称针效)。
0
浏览量
17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