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上海生理研究所针麻组
纸质出版日期:1978
移动端阅览
针刺镇痛过程中中脑中缝核和兰斑核单胺含量变化的荧光组织化学研究[J]. 针刺研究, 1978,(1).
针刺镇痛过程中中脑中缝核和兰斑核单胺含量变化的荧光组织化学研究[J]. 针刺研究, 1978,(1). DOI:
DOI:
本实验的动物为成年雄性大白鼠
共52只
分为对照组(即正常动物
18只)
电针组(26只)。对照组不测痛
电针组用等速增加的直流电刺激老鼠尾部的皮肤
分别测定引起甩尾和嘶叫两种痛反应的电流强度
即甩尾阈和嘶叫阈
选择电针后痛阈明显提高的动物和对照组的动物进行荧光组织化学的比较观察。另外
为比较电针动物中脑中缝核(中缝背核
中缝中核)5-HT荧光强度是否真正增强
增强的程度以及这种增强和镇痛的关系
还在8只动物的腹腔注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尼尔酰胺(200毫克/公斤)
注
0
浏览量
23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