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陕西中医研究所
纸质出版日期:1978
移动端阅览
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系统化学递质的关系 1.损毁中缝背核前后电针对大鼠刺激牙髓诱发皮层电活动抑制效应的影响[J]. 针刺研究, 1978,(1):42-43.
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系统化学递质的关系 1.损毁中缝背核前后电针对大鼠刺激牙髓诱发皮层电活动抑制效应的影响[J]. 针刺研究, 1978,(1):42-43. DOI:
DOI:
为了了解中缝核与感觉传入活动的关系
本实验观察了用直流电局部损毁中缝背核前后
电针对大鼠刺激牙髓诱发皮层电活动时抑制效应的影响。动物以1%乌拉坦-1%氯醛糖麻醉
3~4小时后开始实验观察。牙髓刺激强度30伏
波宽0.5~0.7毫秒。电针双侧“颊车”穴
电针参数为
频率400~600次/秒
强度15伏
波宽0.4毫秒。实验发现
在给动物双侧牙髓伤害性刺激时
可在大脑皮层感觉—运动Ⅰ区的相应部位记录出潜伏期为15~20毫秒的负-正-负三相诱发电位。电针双侧“颊车”穴20分钟后
牙髓诱发皮层电位的正波幅度是电针前的31.3%
经统计学处理P<0.01。而用直流电局部损毁背中缝核2~4小时
观察到电针对牙髓诱发的皮层电位时抑制效应较明显减弱
正波幅度为电针前的77.4%
经统计学处理P>0.05。以上结果表明
局部损毁中缝背核
0
浏览量
36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