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重庆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纸质出版日期:1989
移动端阅览
黄仲荪, 刘念森, 钟声, 等. 兔孤束核(NTS)在接受腹部迷走伤害性传入冲动及其在针刺抑制内脏—躯体反射中的作用[J]. 针刺研究, 1989,(Z1).
黄仲荪, 刘念森, 钟声, 等. 兔孤束核(NTS)在接受腹部迷走伤害性传入冲动及其在针刺抑制内脏—躯体反射中的作用[J]. 针刺研究, 1989,(Z1). DOI:
DOI:
实验在164只家兔身上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腹部迷走神经(AVN)的冲动如何从外周传向延髓;在延髓内投射分布的特征;由AVN诱发的内脏一躯体肌反射(VSR)的性质以及针刺对它的影响。 1)、用单一方波电(30v
0.5ms)的刺激VAN胃支
在颈部迷走神经干上可引导到两组综合动作电位:传速为10.4—24.4m/s的快波和0.9——1.7m/s的慢波
后者较为稳定。 2)、用金属粗电极(尖端直径为50μ左右)可在延髓内引导到一个由AVN诱发的长潜伏期(19.2±222.2ms
X±SD
下同)的M形电位
时程较长
约100ms左右。反映了AVN的冲动主要由细的纤维传导并在延髓发生多实触联系。
0
浏览量
21
下载量
1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