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 上海医科大学针刺原理研究所
2. 宾夕法尼亚大学
3. 天津医学院
纸质出版日期:1989
移动端阅览
黄登凯, Peter J.Hand, 刘占鳌, 等. 针刺镇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脱氧葡萄糖方法的研究[J]. 针刺研究, 1989,(Z1).
黄登凯, Peter J.Hand, 刘占鳌, 等. 针刺镇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脱氧葡萄糖方法的研究[J]. 针刺研究, 1989,(Z1). DOI:
DOI:
应用[
(14)
C]-脱氧葡萄糖(2-DG)定量方法研究针刺时的中枢作用
清醒大白鼠16只
分为5组:(1)痛刺激组3例
(2)痛刺激+单侧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穴5例;(3)单侧针刺组3例;(4)痛刺激+针刺+纳洛酮4例;(5)对照组2例。所有实验动物均按Sokoloff的方法处理
实验结果如下:痛刺激后在许多局部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率(LCMRG)有明显升高
如脊髓背角
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份
楔状核、尾状枝头部背侧份、皮质第Ⅱ体感区。(2)痛刺激加针刺后
在上述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率明显下降
但在重体后叶其
0
浏览量
25
下载量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