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苏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纸质出版日期:1989
移动端阅览
印其章.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J]. 针刺研究, 1989,(Z1).
印其章. 下丘脑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J]. 针刺研究, 1989,(Z1). DOI:
DOI: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系统在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
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10年来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
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
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学等手段
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发现
电刺激ARC、DR和LC这三个核团均能使针刺镇痛效应增强;相反
电解损毁和化学损毁这三个核团均能使针刺镇痛效应减弱。针刺均能激活这三个核团中的大多数神经元
并能抑制其伤害性反应。
0
浏览量
39
下载量
2
CNKI被引量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