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手针与电针“足三里”穴镇痛效应的穴位传入机制差异性分析
实验研究 | 更新时间:2023-08-11
    • 手针与电针“足三里”穴镇痛效应的穴位传入机制差异性分析

    •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Afferent Mechanism of Analgesic Signals from Manual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of "Zusanli"(ST 36)

    • 针刺研究   2008年第5期 页码:310-315
    • 纸质出版日期:2008

    移动端阅览

  • 余晓佳, 詹睿, 黄红, 等. 手针与电针“足三里”穴镇痛效应的穴位传入机制差异性分析[J]. 针刺研究, 2008,(5):310-315. DOI:

    YU Xiao-jia1, ZHAN Rui2, HUANG Hong1, et al.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Afferent Mechanism of Analgesic Signals from Manual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of "Zusanli"(ST 36)[J]. Acupuncture research, 2008, (5): 310-315. DOI:

  •  
  •  

0

浏览量

1

下载量

86

CNKI被引量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穴区肥大细胞功能与针刺缓解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疼痛效应的关系
工具病毒载体在针刺镇痛相关脑环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作者

林俊
黄红
丁光宏
张迪
马翠
叶钰娟
严兴科
李记泉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针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