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参与电针治疗癌痛及其诱发的抑郁情绪的分子机制
针灸与肿瘤专栏 | 更新时间:2024-07-22
    • 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参与电针治疗癌痛及其诱发的抑郁情绪的分子机制

    •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asolateral amygdala involved in electroacupuncture-induced amelioration of cancer pain and concomitant depression based on transcriptomics techniques

    • 最新研究发现,电针治疗能有效缓解小鼠骨癌痛及其引发的抑郁情绪。通过转录组学技术,揭示了基底外侧杏仁核在调控癌痛多维度效应中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针刺研究   2024年49卷第7期 页码:667-677
    • DOI:10.13702/j.1000-0607.20231005    

      中图分类号:
    • 收稿日期:2023-11-22

      修回日期:2024-01-10

      纸质出版日期:2024-07-25

    移动端阅览

  • 刘文浩,刘文婷,梁莹,等.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参与电针治疗癌痛及其诱发的抑郁情绪的分子机制[J].针刺研究,2024,49(7):667-677. DOI: 10.13702/j.1000-0607.20231005.

    LIU Wen-hao,LIU Wen-ting,LIANG Ying,et al.Molecular mechanism of basolateral amygdala involved in electroacupuncture-induced amelioration of cancer pain and concomitant depression based on transcriptomics techniques[J].Acupuncture Research,2024,49(07):667-677. DOI: 10.13702/j.1000-0607.20231005.

  •  
  •  

0

浏览量

13

下载量

2

CNKI被引量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电针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节抑郁大鼠糖代谢紊乱
电针对抑郁大鼠前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通路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转化生长因子β3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电针对抑郁大鼠大脑皮层ATP结合盒式蛋白表达的影响

相关作者

张海波
何怡瀚
卢宇佳
邵晨
张珊
史伟
李丽
赵静洁

相关机构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