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杂志介绍
杂志简介
引证指标变化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任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征稿投稿
稿约
投稿指南
稿件审理程序
同行评审政策
稿件发表程序
版权与存档
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不端检测声明
伦理规范
作者中心
下载中心
问题咨询
政策法规
《针刺研究》做图规范
防诈骗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杂志介绍
杂志简介
引证指标变化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任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征稿投稿
稿约
投稿指南
稿件审理程序
同行评审政策
稿件发表程序
版权与存档
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不端检测声明
伦理规范
作者中心
下载中心
问题咨询
政策法规
《针刺研究》做图规范
防诈骗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最新刊期
1977年第1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中枢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韩济生
1977(1): 1-10.
摘要: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国医务工作者把祖国医学中的针灸疗法与外科手术结合起来,创造了我国独特的麻醉方法——针刺麻醉(以下简称针麻)。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十余年来,针麻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针麻手术的范围不断扩大,临床效果不断提高,关于针麻原理的研究工作也正在蓬勃开展。
949
|
251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24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以合谷区穴位为典型研究穴位与针感的进展情况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10-18.
摘要:这里说的穴位是体针穴位,针感以酸重胀为主,痛不计在内。祖国医学指出:“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现代医学临床实践也证明,无论是针刺治疗也好,针刺镇痛也好,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也好,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把产生针感的组织结构——穴位针感感受器搞清楚,对于阐明针麻原理,探论经络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伟
820
|
103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23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全军第二届针麻科研协作会议资料综述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19-24.
摘要: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军第二届针麻科研协作会议于1976年6月在济南召开。会议收到经验及学术资料192篇,它反映了从1974年第一届协作会议以来我军针麻科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现将其中有关临床应用和原理研究方面的资料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698
|
25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22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全国针麻阑尾切除手术临床研究第三次座谈会在合肥市召开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25-26.
摘要:1977年1月19日至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了全国针麻阑尾切除手术临床研究第三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共171人。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重温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教导和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对针麻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家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缅怀敬爱的周总理,怀着无产阶级的义愤,联系实际,深揭狠批了“四人帮”反党罪行,畅谈了卫生战线的大好形势,总结交流了1976年针
731
|
1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20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一九七六年全国针麻阑尾切除手术临床研究工作汇报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26-30.
摘要: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按照敬爱的周总理对针麻工作指示的精神,1976年全国针麻阑尾切除手术临床研究工作在各省、市、自治区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抵制了“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战胜了震灾造成的影响,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76年针麻阑尾切除手术临床研究工作计划规定,以优选穴位处方为主要课题,另外还有针麻刺激参数等六个分题。据21个
693
|
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71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激光“光刺”疗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摘要:据报导西德制成一种以激光代替毫针刺激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波长0.632微米,功率为1毫瓦,激光束为连续式的,或脉冲的,额定频率为0.2~200赫兹。照射穴位的时间由开关控制,一般在10~30秒,之间。光束能穿组织达10~15毫米
561
|
8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56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阑尾切除821例临床分析——上海市针麻阑尾切除术协作组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31-36.
摘要:从1975年3月至11月底共施行针麻阑尾切除术908例,其中统计资料记录完整者821例。急性阑尾炎743例,慢性阑尾炎78例。年龄自12足岁至84足岁。成功率占92.6%,优良率67.7%。
620
|
33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70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旁强穴组用于针麻阑尾切除术的体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36-38.
摘要:针刺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和腹腔其他脏器应用针麻施行手术一样,都存在着过“三关”的问题,所以对腹部多种针麻手术具有普遍性意义。我们据新针科医生介绍,当加刺旁强穴治疗小腹、下腰诸痛可收到良好效果的启示,选用了一组包括旁强穴在内的针麻穴位处方,行阑尾切除术46例,初步观察效果尚满意。小结于下: 病例选择
674
|
2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16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阑尾切除术275例小结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38-42.
摘要:在第二次全国针麻阑尾切除术临床研究工作座谈会之后,我市阑尾针麻协作组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全国座谈会下达的任务,认真做了安排。一年来,在穴位处方、手术操作、术前阑尾位置予测、辅助用药途径等方面继续进行了观察和探索,初步摸索出我市一组自选穴位处方“局部敏感穴不留针”针麻方法,使我市阑尾切除手术。针麻优良率从去年66.4%
551
|
23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15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第二次全国《针刺调整作用及其与针麻效果关系》专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摘要:1977年2月28日至3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针刺调整作用及其与针麻效果关系》研究的专题座谈会。北京、上海、陕西、安徽、广东、河北、河南、甘肃、山西、湖北、江西11个省市,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解放军有关单位共6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680
|
14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14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局部敏感穴不留针针麻应用于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43-44.
摘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学习了兄弟省、市医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在开展针麻工作方面,不断改进操作技术,使针麻由留针发展到不留针。近两年来我市和平区第二防治院首先开展了“穴区带”不留针针麻,并在实践中摸索出“局部敏感穴”不留针针麻,后又在市阑尾切除针麻协作组开始应用,实践证明,该组穴位,麻醉效果有所提高(优
624
|
1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12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麻醉胃大部切除术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44-48.
摘要:针麻的临床实践证明病员个体差异影响着针麻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单位采用生理学的指标,作为针麻效果的术前预测。我们自1974年以来,着重以祖国医学传统的八纲辨证,探讨“阴阳”“寒热”“虚实”与针麻效果优劣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阴虚、阳虚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724
|
36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11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刺激延脑网状结构对丘脑中央外侧核区长潜伏期电反应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沈克飞, 何淑舫
1977(1): 49-55.
摘要:丘脑内侧核群的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里有一些神经原,对于来自皮肤的伤害性刺激会产生特殊型式的单位放电。这些痛敏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反应的潜伏期较长,放电频率较高,后放电持续时间较长,对于重复刺激没有适应性。“穴位”电针可以抑制这类痛放电,使放电的持续时间缩短或放电频率降低。这种痛反应的抑制效应在背索已被切断的动物上仍然存在,直接刺激被切断的背索上段并不能产生抑制效应。因此,
764
|
13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09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刺激和损毁扣带回对于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56-62.
摘要:扣带回的兴奋活动能够影响针刺镇痛效果,在报导这一实验结果的时候,我们曾经指出,作为边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活动和作用有待今后作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有关扣带回组织学方面研究所获得新的知识,更使我们觉得有必要继续过去的工作,对它作进一步的验证。这部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分区损毁扣带回的方法来研究扣带回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789
|
2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58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激光针刺仪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摘要:西安市莲湖区光学仪器厂广大职工群策群力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在十几天时间内克服了重重困难,试制成功了激光针刺仪。该激光针刺仪的工作原理就是把激光用透镜聚焦穴位内部以取代实际的银针直接针刺,其优点如下:
583
|
12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08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缝际核与5-羟色胺神经元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韩凤岳
1977(1): 63-69.
摘要:本世纪初的一些神经解剖学著作,描述了脑干中缝两旁的神经核团,并命名为缝际核(nuclei raphe)。后来的一些作者,提出了缝际核分群、命名的意见。1960年,Brodal等人较详细地描绘了猫缝际核的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七十年代以来,对缝际核机能和神经化学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现已初步确定:缝际核是脑内包含5-羟色胺(5-HT)的基本核团,其轴突组成色胺能传导通路。
716
|
32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56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棘间穴电针麻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7(1)
摘要:哈尔滨医科大学针麻研究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将棘间穴电针麻醉试用于临床,已完成70例,包括下肢手术47例;疝修补术5例;前例腺切除术7例;子宫切除术2例;其它9例。成功率达97%,优良率88.6%,与本单位同期同类手术的其它针麻方法相比,效果优良。对70例病人术后随访未发现并发症。现将该方法介绍于下: 病人取测卧位,用硬膜外腔穿刺的方法将穿刺针刺入硬膜外腔,向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5毫升,以扩大间隙和加强导电性能,然后将一特制的绝缘电
678
|
1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8807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