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杂志介绍
杂志简介
引证指标变化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任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征稿投稿
稿约
投稿指南
稿件审理程序
同行评审政策
稿件发表程序
版权与存档
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不端检测声明
伦理规范
作者中心
下载中心
问题咨询
政策法规
《针刺研究》做图规范
防诈骗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杂志介绍
杂志简介
引证指标变化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任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征稿投稿
稿约
投稿指南
稿件审理程序
同行评审政策
稿件发表程序
版权与存档
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不端检测声明
伦理规范
作者中心
下载中心
问题咨询
政策法规
《针刺研究》做图规范
防诈骗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最新刊期
1979年第1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电针刺激参数与针麻效果关系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健, 王极盛
1979(1): 1-7.
摘要:目前针麻临床与针麻理论研究中普遍采用电针代替手法捻针,因此电针刺激参数成为针麻临床和针麻原理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研究问题。为了研究电针刺激参数与针刺麻醉的关系,有些单位对针麻仪刺激量进行了测定。北京朝阳医院外科针麻组把针麻过程中刺激脉冲电参数(包括强度、频率、波形、波宽等)的显示和测定叫做“针麻定量”。针麻定
825
|
135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522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3例报告 (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我院于1974年10月至1977年5月进行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0~26岁,病种:先天室缺9例,房缺3例,肺狭1例,术前进行腹式呼吸训练3~6天,针麻穴位,第一组双
81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6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单侧三阴交不留针针麻用于输卵管结扎术临床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8-10.
摘要: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反复实践,自1975年7月~1977年12月,采用单侧三阴交不留针针麻方法用于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经1043例临床观察,成功率100%,优良率96.9%,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300例,总结分析如下:
728
|
21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518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切脾603例临床总结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启新, 熊培康
1979(1): 11-13.
摘要:自1970年以来,我们基本上常规应用针刺麻醉施行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术共603例,成功率为95.3%。现总结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676
|
15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61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麻醉施行甲状腺手术1177例报告(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我院自1958年11月开始应用针刺麻醉做甲状腺切除术,至1977年5月止共做1177例,其中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319例。针麻穴位:(1)合谷、内关;(2)扶突(双);(3)合谷、扶突;(4)合谷、肩井髑(肩井穴与肩髃穴之间);(5)耳前(双)。刺激方法:1969年以前手法捻针,1969年以后
789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60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疝修补术523例报告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14-15.
摘要:我省针麻协作组施行疝修补术632例,其中资料完整者523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性别:男436例,女87例。2.年龄:最小14岁,最大80岁,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3.职业:农民380例,工人96例,干部23例,其他24例。
455
|
11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58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和全麻下颅内压变化的初步观察(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昆洲, 高玉华, 翟美玉
1979(1)
摘要:颅内压升高,是脑外科病例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麻醉处理的关键所在。我院于1974年将14例针刺麻醉和10例乙醚气管内麻醉对颅内压的影响进行观察和探讨。测压方法用表式脑测压表,通过脑室引流管或腰穿针连续或间断测压。病人入手术室后,休息20分钟,先测初压,然后针刺穴位,接针麻仪,或作气管内麻醉,为快速诱
69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09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有关针麻剖腹产之几点体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16-17.
摘要:剖腹产术是产科常见手术和急诊手术。在麻醉选择时应注意对母体、胎儿的呼吸、循环及子宫收缩的影响。针麻则具有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平顺等优点。我院自1975~1977年共应用针麻于剖腹产手术421例,占同期剖腹产手术总数的75.8%。针麻的成
501
|
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08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胃大部分切除术368例报告(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我院自1970年2月至1976年12月用针麻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368例,术前用药东莨菪硷和鲁米那。针麻穴位:(1)胃俞(左)、鸠尾旁、新胃舒(双)、地机透足三里(双);(2)胃俞
53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51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督脉针麻的作用与辅助用药的评价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范谨之, 胡三觉, 吴俊烈
1979(1): 18-24.
摘要:督脉针麻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已为临床实践证实。唯对其作用特点和常用辅助用药的评价问题,尚缺乏应有的实验研究。毫无疑问,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针麻的临床效果,对阐明针麻的作用原理,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用家兔,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慢性实验研究。现介绍主要结果如下。
948
|
31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02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穴位镇痛作用的“相对特异性”的探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逸仁, 徐克明, 邢桂兰
1979(1)
摘要:实践证明,针麻手术和针刺治疗机体不同部位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穴位,说明穴位的作用有相对特异性,本实验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实验动物为健康家兔,体重1.9~2.1公斤,性别不限。痛刺激和测痛方法:观察针刺皮肤、刀切皮肤和切肌肉时动物反应,测
843
|
47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00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分析影响针麻效果的一些因素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庄心良, 周菊琴, 周静娟, 华惠娟
1979(1): 25-27.
摘要:我院在1978年10月之前共作甲状腺针麻手术1707例,现选择其中病种为甲状腺腺瘤或甲状腺囊腺瘤,手术方式为甲状腺次全切除,电针仪用G 6805型,刺激频率为80~100赫芝的连续波,刺激强度以病员能耐受的最大刺激强度,现将540例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穴位,辅助用药以及病员的耐痛程度和耐电程度对针麻效果的影响,针麻效果的评
761
|
3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44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和药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654例临床比较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28-31.
摘要: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腺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既往多采用药物麻醉,尤其是大部分采用全身麻醉和高位硬膜外麻醉。本院自1958年至1970年的十三年时间内共用药物麻醉施行甲状腺手术331例,由1971年至1977年的七年时间内用针刺麻醉施行甲状腺手术323例。目前针麻
540
|
26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95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上颌窦根治术309例报告(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我院进行针麻上颌窦根治手术309例,其中有76例双侧同时进行上颌窦根治术。97例进行术前针感预测和肾上腺素试验预测。针麻穴位:(1)颧髎、四白;(2)合谷、支沟;(3)合谷、颧髎;(4)双侧耳前;(5)耳前,支沟。电脉冲刺激:频率200~6000
561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40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镇内脏痛的中枢部位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黄仲荪, 张能, 费汝为, 范维正
1979(1): 32-38.
摘要:目前,大量临床和实验材料证明了针刺镇内脏痛的作用原理之一是针刺的传入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与痛觉信号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后者受到抑制,从而清除或缓解了疼痛。我们过去的工作详细地说明了延
821
|
36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90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效果的综合性予测108例小结(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储维忠, 陈慧菊, 陆锦萍
1979(1)
摘要:本文通过108例各种针麻手术的予测工作,认为把个体差异的临床和生理两方面指标,综合起来能提高一定程度的预测符合率。以往预测的符合率一般为80%左右,如
733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35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吗啡拮抗剂对针刺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39-42.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脑内阿片受体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研究的进展,支持了神经系统中具有内在性抗痛系统的设想,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与针刺镇痛的关系遂成为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1977年,上海市针刺镇痛实验协作组用信号侦察法证明纳洛酮可以部分阻断针刺镇痛效应,国外也有报导纳洛酮可以阻断针刺人体穴位对电刺激牙髓的镇痛作
646
|
13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85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镇痛时家兔中央灰质推挽灌流液中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43-45.
摘要:最近国内外均有关于纳洛酮对抗针刺镇痛的报告,一般认为针刺镇痛原理与内啡肽系统有关,但这方面的实验大多局限于受体水平,对于针刺镇痛时脑内内啡肽释放情况的动态观察,迄今未见报导。我们采用推挽灌流法及受体结合分析法,直接观察清醒家兔针刺前后中央灰质中内啡
747
|
1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83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纳洛酮对针刺抑制家兔大脑皮层牙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46-50.
摘要:关于针剌穴位能抑制牙髓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已有不少报导。目前,国内不少作者倾向于认为大脑皮层牙髓诱发电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疼痛。因此,我们在研究脑内阿片受体与针刺镇痛的关系时,除以动物行为作指标,进行针刺镇痛实验外,亦试图以大脑皮层牙髓诱发电位为指标进行观察。
714
|
9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82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电针穴位对牵拉内脏时海马电、脑电、心电、动脉压变化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祚周, 廖维宏, 侯钢星, 隋东
1979(1): 51-57.
摘要:内脏牵拉反应仍然是现时针麻手术中极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动物实验上,以记录海马电的θ节律的方法作为反映内脏牵拉的客观指标进行研究,是比较便利的。为了更好地观察针刺穴位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在记录海马电位的同时有必要记录一些其它客观指标,以便与海马电位变化互相对比进行分析。本文同时记录脑电、海马电、心电和动
1028
|
44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80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胃手术的临床理论研究(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通过观察针麻胃大部切除病人一些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从客观上帮助判定针麻效果,提高判定的科学性,找出内脏牵拉反应(包括内脏痛)的敏感区,为改进与提高针麻手术效果提供根据。在此基础上为研究针刺抑制内脏痛原理积累资料。将101例针麻胃大部切除术病人根据采
568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78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海马在电针镇痛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汤慈美, 魏景汉, 陈双双, 刘善循, 林文娟
1979(1): 58-61.
摘要:针麻临床实践表明,情绪对针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针刺镇痛效应也可表现在针刺使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减弱,在边缘系统中海马与情绪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国内针麻原理研究的不少结果表明,中缝核、兰斑在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也有工作证明中缝背核、兰斑向海马背侧的纤维投
856
|
51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76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长时间电针刺激脊中穴后猫脊髓的组织学变化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郑则慧, 何淑舫, 毛金标, 徐慧娟
1979(1): 62-67.
摘要:由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用针刺督脉穴位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效果良好。一般督脉穴位的配方是:脊中、命门、次髎和腰俞,其中脊中穴被认为是起主导作用的。由于在实践中针刺脊中穴是在脊柱胸椎第十一节和第十二节棘突之间进针的,如果进针深度不加严格控制,就有可能穿透硬脊膜而进入脊髓,我们知道,中枢神经组织受损伤后
854
|
52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74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内脏牵拉痛反应的动物模型及其实验研究(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产生内脏痛的规律和针刺抑制内脏痛的原理,提高针麻疗效,本研究是研制比较符合临床针麻手术实际,刺激与反应都能定量的动物模型。在轻微麻醉条件下由外科医生给狗做胃大部切除术。同时观察在手术的几个主要步
648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21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脊中穴进针时手感、电针感应与阻抗变化的关系及其解剖学定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何淑舫, 徐正仪
1979(1): 68-71.
摘要:临床实践证明,背部督脉穴位特别是脊中穴应用于针麻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针的深度。根据临床观察提示,毫针尖端所到达的最适部位应在脊椎间的黄韧带内。进针过浅则不能产生应有的感应,过深则有损伤脊髓的危险。在过去,有经验的针灸医生只能凭个人手感
826
|
75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19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麻甲状腺手术中指脉搏波的变化(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纪曾, 宋开源, 秦必光
1979(1)
摘要:针麻甲状腺手术住院病人18例,光电式指血管容积脉搏波换能器,心电图机记录结果:①各种疼痛刺激时,包括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青、链霉素,静脉穿刺,电刺激皮肤测痛时,均见指脉搏波幅显著降低,有时伴以脉率加快,②可能是由于病人对外科手术产生精神紧张,术前一、两天在病房检查时指脉搏波幅均较高,而在手术开始前于手术
665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417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纳洛酮对针效和尾核灌流液中环磷酸腺苷的翻转作用(初步报告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72-73.
摘要:尾核在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尾核中的许多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作用与环磷酸腺苷(以下简称cAMP)密切相关。因而观察和分析针刺前后尾核内cAMP的变化,可以反映尾核在针刺过程中递质的一些动态变化。家兔14只,于尾核头部埋植推挽套管,
60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68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引起脑血流图改变(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汪桐, 王文正, 程科明
1979(1)
摘要:本观察应用阻抗式血流描记,对68例高血压、早期脑动脉硬化病员,对45例神经机能性头痛病员,作针刺(合谷或内关)前后的脑血流图与肢体血流图的分析,初步发现,针刺可以使高血压、早期脑动脉硬化病员脑血流图波型改善,重波好转,波幅增高,上升时缩短,主峰变锐。内关穴刺还可
841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65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镇痛时人脑脊液中吗啡样物质的变化(初步报告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74-76.
摘要:1973年Sogder等在脑内发现吗啡受体后,很多实验室都在寻找内源性吗啡样物质,1975年底Hughes等发表了具有吗啡样活性的物质——脑啡肽(Enkephalin),随后其它的一些实验室相继发表了镇痛素(anodynin),β-内叫}肽(β-Endorphin)等吗啡样物质。关于吗啡样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是大家极为
726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64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麻醉疝修补术254例报告(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1979(1)
摘要:本组自1975年3月至1976年2月针麻疝修补术254例,男性233例,女性21例,年龄14至97岁,疝种类有腹股沟斜疝,股疝、直疝、滑动性疝及复发性疝,有68例进行术前针感预测,针麻穴位:(1)足三里、公孙;(2)肝俞、肾俞、横骨、维道;(3)足三里、公
650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63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针麻予测指标的初步探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祝庆麟, 严徽瑾, 徐承焘
1979(1): 77-78.
摘要:本文是用数学方法探讨筛选针麻手术予测指标的问题。使用多元线性判别分析中的二级线性判别和多级逐步判别两种方法。所谓判别分析,就是根据观察到的数据资料,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我们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筛选针麻手术予测指标的研究。首先,挑选比较标准的Ⅰ级和Ⅱ级胃大部切除病人29名,作为建立模型的样本,术前记录了这
733
|
2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61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麻醉施行脾切除113例效果观察(摘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丁桂华, 赵丽萍, 尹惠琼
1979(1)
摘要:体会1.113例针麻脾切除术,成功率99.1%,优良率81.3%,失败率0.09%,在农村应用突出了针麻的安全,经济,简便的优点。2.针麻本身有抗痛及抗病作用,对机体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所以针麻下实行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安全幅度大,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血压平稳、呼吸、循环、消化、排泄功能恢复较快,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3.晚期血吸虫病人身体条件差,针刺
821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9359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