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1992年第4期
    • 1.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

      魏玲
      1992(4)
      摘要:采用温针灸加穴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并与用针刺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所治患者共120例,其中男87例,女3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2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65天,7天内者占2/3;左侧面瘫73例,右侧47例。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  
        
      944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919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药棉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

      缪希寿
      1992(4): 232-233.
      摘要: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属于口腔科疾病之一。1984年以来,我科应用药棉灸治疗该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87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9例,占56.3%,女性38例,占43.7%。年龄在18~55岁之间,以20~45岁为最多,占86%。病  
        
      553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915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温灸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100例

      蒯本真, 宋亚光
      1992(4): 234-235.
      摘要:面神经炎也称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口眼斜”或“口僻”等范畴。我科从1988年至1992年4月底,采用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1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720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12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灸法治疗眼睑下垂50例疗效观察

      吴春光, 叶秀华, 李庆平
      1992(4)
      摘要:眼睑下垂,亦称上胞下垂,睑废,侵风,雕目。本病以上眼睑下垂,遮盖瞳孔,影响视觉为特征。西医认为其病因为第三对脑神经麻痹所致。发病有单眼或双眼,有先天与后天之别。但在临床上往往不能获良好的效果。自1983年起,我们采用艾灸治疗本病50例(计50只眼)收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65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70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

      洪海国, 严华, 陈汉平, 赵粹英, 王瑞珍, 杨永清, 江尧湖, 刘彩云
      1992(4): 237-239.
      摘要:我所严华副主任医师在家传经验基础上,应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并进行了某些免疫学观察。为了继承这一有特色的化脓灸疗法并深化对它的认识,以提高疗效和推进临床应用,我们于1989~1991年二年间分组观察了9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分析了化脓灸主要的作用因素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951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03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106例疗效观察

      周道慧, 杨士玉
      1992(4): 239-241.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经常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病,一般治疗很难取得根治,我科自1973年以来应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兹将有随访的106例报道如下:  
        
      816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98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壮灸对69例肺癌免疫功能的观察

      欧阳群, 曹玛利, 曹巧莉, 姜翼, 唐永强, 周佳, 魏明俊
      1992(4): 241-243.
      摘要:我们从1989年6月至1990年6月,采用隔盐壮灸神阙穴治疗69例肺癌患者,观察其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效果较满意,现报导如下:  
        
      736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55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8.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

      严华, 赵粹英, 陈汉平, 顾法隆, 卜永贤, 荣振烨, 张志昂, 陈友新, 张新成, 朱缨新, 朱大年, 黄行芳, 杨红罗
      1992(4): 243-246.
      摘要:肺结核俗称肺痨,早在《内经》、《金匮要略》中已见有记载。属祖国医学的“痨瘵”范畴,认为痨虫多因人体禀赋不足,正气虚衰时,才致侵入人体而引起痨病。近年研究报导,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见有低下或紊乱,且缺少有效措施。鉴于在文献及临床中有灸法治疗肺痨记载和经验。且也见到灸治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由此采用隔蒜灸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部份介绍如下:  
        
      934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48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9.麝香丹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张海发, 王孜优, 孙柏龄, 刘伟中, 陈伟, 曹铁梅, 周美生, 牛彤, 李萍
      1992(4): 246-249.
      摘要:我科自1985~1991年,开展了麝香丹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痛证382例临床研究,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例,共382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82例。平均病程5.2个月,平均年龄39.6岁,平均住院天数32.3  
        
      806
      |
      0
      |
      1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81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0.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34例疗效观察

      孙丽琴, 刘心莲, 肖君, 尹淑英
      1992(4): 249-250.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病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祖国医学称为“痹证”,是致残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科自1988至1990年对434例RA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同时做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微量元素等实验室观察,从而认识到针灸对RA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现总结分析如下。  
        
      1188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39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1.中药熨灸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56例临床观察

      吴春光
      1992(4)
      摘要:临床资料观察456例中,男264例,女19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病程1年以下者166例,1~2年者184例,3~5年者99例,5年以上者7例。中医分型属寒痹者401例,热痹者35例,寒热挟杂者20例。  
        
      699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7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2.竹圈盐灸治疗跌打损伤112例疗效观察

      许成祖
      1992(4)
      摘要:笔者多年来应用自制的竹圈盐灸疗法治疗跌打损伤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观察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总例数112例,男性73例,女性39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3岁;病程最长者  
        
      69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73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3.灸罐止痛的疗效观察

      虞文恭
      1992(4)
      摘要:自1989年以来,应用蔺云桂推广的“灸罐疗法”,治疗各种痛证83例,收到满意疗效。今将结果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83例中,男37例,女46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8岁,以22~51岁居多,病程最短3天,最长9年。腰骶椎退行性变11例,  
        
      663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31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4.熏灸治疗腰腿痛216例疗效观察

      程银海
      1992(4): 254-255.
      摘要:灸法治疗腰腿痛已被临床广泛采用,笔者自1987年以来利用周楣声老师的熏灸法治疗腰腿痛216例,根据中医分型、疼痛部位以及灸感的出现三个方面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658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28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5.“香”灸治疗寻常疣临床观察

      魏明丰, 王秀馥, 赵焕琴
      1992(4): 256-257.
      摘要:寻常疣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青少年。笔者多年来采用东北民间流传的“香”灸法治疗71例计203颗疣,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607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24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6.灸法治疗带状疱疹近况

      回克义
      1992(4): 257-259.
      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本病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近年来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方面,陆续有些报道,积累了不少经验。笔者收集了近10年以来,各地有关灸法治疗该病的报道文章,加以综述。  
        
      691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59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7.艾灸、梅花针治疗牛皮癣126例疗效观察

      吴世贵
      1992(4): 259-260.
      摘要:牛皮癣是一种常见而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发病初起为淡红色点状丘疹,逐渐扩大蔓及全身,上堆白屑,搔后屑落基底面出血,冬重夏轻,男多于女。祖国医学称为“白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失节,过食腥辣动风之物,外感风热毒邪等所致。现代医学称为银屑病,认为精神因素,内分泌障碍,遗传感染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临床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渗出型,关节炎型及红皮病型五类。  
        
      866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56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8.熏灸治疗重症顽固性足癣19例

      魏振东
      1992(4): 260-261.
      摘要:足癣俗称“脚气”或“脚湿气”。是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此病是由脾胃湿热蕴蒸,外受风毒感染有关。轻者以痒为主,重者糜烂起水泡,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本人用薰灸法治疗19例重症顽固性足癣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597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54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9.灸疗减肥临床疗效观察

      唐春雨, 李恩唐
      1992(4): 261-262.
      摘要:1990年初,我们采用灸疗减肥51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研究共观察51例患者。坚持用本研究方法治疗一个疗程以上,符合本研究设计方案的共31例,均为单纯性肥胖。其中男性1例,女性30例。年龄在20岁以内者5例;21岁至30岁者9例;31岁至40岁以上者15例,41岁以上者2例,最小者17岁,最大者49  
        
      891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49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0.隔姜灸治疗阳萎临床观察

      梁雪英, 林震, 林光
      1992(4): 263-265.
      摘要:阳萎是男性性机能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本人用隔姜灸、针刺疗法治疗本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痊愈率达到78.62%。为进一步探讨隔姜灸在本疗法中的作用,从1990年12月至1991年8月对就诊的80例30岁至45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隔姜灸加针刺治疗及单纯针刺治疗来观察其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58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45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周逸平, 夏崇茂, 王月兰, 刘冰怀, 陈全珠, 章复清
      1992(4): 265-267.
      摘要:灸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证明艾灸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目前未被广泛重视,因此有必要加强机理研究,以促进其临床运用,推动中医发展。  
        
      996
      |
      0
      |
      1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02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宋小鸽, 唐照亮, 产美英, 周楣声, 倪大石, 董朝阳
      1992(4): 267-269.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中医温疫范畴,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尚无重大突破。我院著名老中医周楣声主任医师应用灸法治疗EHF取得较好疗效。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艾灸前后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吸附活性的变化及机体抗EHFV作用的影响,以便为艾灸治疗EHF提供实验依据。  
        
      978
      |
      0
      |
      2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36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3.艾灸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乔雪峰, 殷克敬
      1992(4): 270-273.
      摘要:临床资料表明,灸法对缓解胃溃疡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机理探讨方面研究甚少,陈演江等人报道了艾灸具有对抗应激性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作用,间接地推测了这种作用与前列腺素(PG_s)有关,  
        
      847
      |
      0
      |
      3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32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4.“辅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朱月伟, 沈家铨, 傅家康, 林晓萍, 虞端俊, 杨芸琴, 王健, 韩杭生, 罗诗荣
      1992(4): 273-274.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铺灸的某些作用机理,我们对82例风湿性关节炎和10例慢性肝炎患者观察铺灸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1224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87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5.艾灸家兔“足三里”穴对胃肠电活动的影响及机制讨探

      许冠荪, 张群群, 刘维洲, 冷建平
      1992(4): 274-276.
      摘要: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防治多种疾病。近年来,有人用多种指标对灸疗的治病机理进行了探讨,肯定了艾灸对胃肠运动有调整作用,其电活动表示出双向调整倾向。但是灸对胃体、胃窦和肠不同节段功能区调整作用有无区别,尚缺乏进一步研究,尤其对十二指肠、结肠电活动  
        
      1128
      |
      0
      |
      1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21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6.艾灸对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大鼠体液因素的影响

      唐照亮, 宋小鸽, 刘冰怀, 周楣声
      1992(4): 276-279.
      摘要:我院周楣声等近几年应用中医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此有必要研究其作用机理。临床发现在EHF的病程中,体液因素的变化对EHF  
        
      935
      |
      0
      |
      2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17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7.艾灸配合针刺治疗积气症300例

      田培兰
      1992(4): 280-281.
      摘要:积气是一种病人自觉脐以上,剑突以下,或脐周围出现硬块兼跳动不安的一种肠胃疾患。其特征为:其块手可以从外触及、但检查证明却腹内无块;其块有时大而坚,但有时又全无;有些患者其块为圆形,而有些患者其块又是条形,但都有跳动之特征;且喜按、惧寒喜温。其兼证为:腹中有气上冲,出现头晕、胸闷、脘腹胀满疼痛、纳欠佳、怕饿、但饿时又不能多食。  
        
      76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76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8.贴敷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

      林幼珠, 周秀婵, 林振飞, 郑克武
      1992(4): 281-285.
      摘要:贴敷灸疗(简称贴敷灸)是在祖国艾炷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本文收集近年来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等患者62例分析其疗效,其中以贴敷灸35例为实验组,并以药物治疗27例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检测,探讨其疗效原理。  
        
      610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08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9.艾灸器械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鞠传军, 杨兆民
      1992(4): 285-287.
      摘要:传统艾灸疗法以其独特疗效而沿用数千年,但由于操作较繁,费时费力,并且艾烟缭绕,污染空气,及至今之临床使用已大不如前,而有“只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之叹。当前世界医学的发展已重新认识自然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之一的艾灸疗  
        
      768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66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0.艾线灸在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李美英, 黎秀金
      1992(4): 288-289.
      摘要:灸法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医学入门》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能起到其它治疗达不到的作用,它能温经通络,散结除寒。1986年以来我们用艾灸和壮医药线灸临床治疗观察106例,6种疾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596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00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1.灸法在老年保健中的运用

      郭海印, 刘勇
      1992(4): 289-290.
      摘要:年老长者,都希望寿而康,老人日益增多,对健康长寿研究有着迫切需求,灸法保健操作简便,功效奇特,尤适宜老年养生之用。  
        
      617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58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2.试论艾灸疗法

      刘之栋
      1992(4): 290-292.
      摘要:灸法同针法均属于中医学中外治的方法,不仅能治愈疾病,同时有预防保健的作用。《素问·移精变化篇》说:“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又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列……其治宜灸焫”。《扁鹊心书》提到:孙思邈早年  
        
      786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54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3.艾灸命门治疗慢性腹泻79例观察

      赵忠顺
      1992(4): 292-293.
      摘要:笔者近年来,利用大炷多壮隔姜灸命门,治疗慢性腹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79例,介绍如下。  
        
      799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50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隔核桃壳灸治老年性白内障229只眼临床观察

      马兆勤
      1992(4)
      摘要:本文用药液(白菊花、蝉衣、密蒙花、石斛、薄荷)浸泡核桃壳灸治老年性白内障115人次,229只眼,疗效十分显著,总有效率93.89%。有的白内障患者已完全失明,  
        
      799
      |
      17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90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温针治疗面瘫60例

      高华, 王渝燕, 邵美娟
      1992(4)
      摘要:本文用温灸乳突部压痛点,配合常规取穴,治疗面瘫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有效率达95%。我们认为耳后乳突部压痛敏感点是面瘫在体表的反应点,直接温针局部敏感点,艾灸火力温和,窜透皮肤直达深  
        
      659
      |
      5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44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面瘫39例临床观察

      刘计才
      1992(4): 294-295.
      摘要:笔者采用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面瘫39例,获得满意效果,39例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为60岁,最小为10岁,病程最短为2天,最长为两年。治疗方法与取穴:  
        
      781
      |
      6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41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火柴灸治疗痄腮57例临床分析

      马淑芳, 刘锡安, 郁思敏
      1992(4)
      摘要:痄腮是以腮部肿胀热痛为主证,有传染性,好发于冬春两季。我们用火柴灸治疗痄腮57例,一次治愈35例,占61%。二次治愈17例,占30%。三次治愈4例,占7%。其具体治法如下:取患侧耳穴腮腺点,消毒  
        
      572
      |
      3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36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周氏万应点灸笔”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李建山, 田申海
      1992(4)
      摘要:本文对“周氏万应点灸笔”治疗慢性咽炎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58例患者痊愈率为67.24%;显效率为18.97%;好转率为  
        
      679
      |
      4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32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激光灸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

      夏永荣
      1992(4)
      摘要:本文初步报道了应用He—Ne激光照射治疗15例甲状腺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10例住院病人经治疗前后甲状腺B超结果自身对照,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其中两  
        
      796
      |
      5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69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针刺加代灸膏敷贴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单永华, 张毅明, 沈立平
      1992(4)
      摘要:将63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组(30例)和针刺加代灸膏组(33例),针刺组取4~3华佗夹脊穴针刺,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针刺加代灸膏组除针刺上穴外,用代温灸膏沿颈夹脊穴连线和风池、新设穴连线  
        
      786
      |
      9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27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8.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颈椎病80例

      姚学英
      1992(4)
      摘要:本文报道采用短刺法,以取颈椎棘突旁夹脊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并用隔姜灸,同时配合功能锻练治疗颈椎病(主要是神经  
        
      845
      |
      6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63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贾赫
      1992(4)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0例,其中肾阳虚型102例,脾阳虚型64例、痰湿型34例。白芥子,细辛,麝香共研未,生姜汁调糊贴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穴、天突、膻中穴。病程10年以上者加双侧肾俞  
        
      792
      |
      7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61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1.铺灸治疗哮喘58例临床观察

      陈美仁
      1992(4)
      摘要:笔者根据“治未病”及“冬病夏治”的治则采用传统铺灸法,在哮喘缓解期进行治  
        
      757
      |
      16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20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2.化脓灸风门防治感冒100例初步体会

      焦焰
      1992(4)
      摘要:用化脓灸风门双侧为主,是防治感冒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笔者治疗感冒100例,1年以上未感冒者60例,灸后首月无感冒,以后1年内感冒不超过2次者24例,灸后首月感冒2次以下,以后1年内感冒不超过2次16例。  
        
      567
      |
      14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57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3.芒针温灸法治疗胃下垂

      杨兆钢, 李玉凤
      1992(4)
      摘要:胃下垂多由腹壁的紧张度降低,腹壁脂肪缺乏和肌肉松驰,腹压减低所引起。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腹胀”、“呕吐”范围。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采用升举阳气,健脾和胃的方法治疗本病。  
        
      750
      |
      8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16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4.隔饼灸治疗胃下垂47例临床观察

      唐开军, 刘成志
      1992(4)
      摘要:本文观察了采用隔饼灸治疗胃下垂47例的临床疗效,其中男17例,女30例,平均年龄32岁,Ⅰ度脱垂18例,Ⅱ度21例,Ⅲ度8  
        
      769
      |
      5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51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5.灸治小儿泄泻50例

      乔桂芝
      1992(4)
      摘要:50例患儿,年龄在3个半月至5岁之间,平均3.6岁,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3年,辨证分型属湿热泻17例,伤食泻28例,阳虚泻  
        
      691
      |
      3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11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6.隔姜灸治疗慢性肠炎58例

      梁云霞
      1992(4)
      摘要:本文介绍了隔姜灸治疗慢性肠炎58例,其中男21例,女37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5个月;病程最长者二十余年,最短者1月。结果痊愈28例,显效12例,好转16例,  
        
      731
      |
      5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08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7.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高鼎诚
      1992(4)
      摘要:产后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按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分虚、实证两型。采用针  
        
      902
      |
      6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04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8.灸申脉穴治小儿泄75例

      粘芙蓉, 柳向荣
      1992(4)
      摘要:小儿泄泻在小儿疾病中较为常见。通常治疗小儿泄泻的方法中,推拿能被多数患儿接受并且有较好的疗效,但比起灸法,仍有不尽人意之处。灸法能为所有患儿所接受。  
        
      762
      |
      7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99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19.艾段温针隔姜灸治疗慢性泄泻43例临床观察

      张静
      1992(4)
      摘要:使用艾段温针隔姜灸法治疗慢性泄泻43例,治愈率达60.46%。对病人分脾胃虚弱。  
        
      856
      |
      4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95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0.灸针并用治疗小儿泄泻、遗尿

      刘洪云
      1992(4)
      摘要:作者以艾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小儿泄泻23例,遗尿症15例,均获满意疗效。灸关元、天枢,针足三里、四缝穴,治疗小儿泄  
        
      656
      |
      10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31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1.针灸治泄

      李其英
      1992(4)
      摘要:泄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重点讨论以针刺加灸治疗腹泻。针刺取穴以中脘,神阙,天枢为主穴,神阙加用灸盒,儿童只灸不针。临床治疗三十二位患者,发病最长者半年,最短一天。经治疗后,痊愈者18人,显效10人,有效3人,无效1人。其中,疗程愈长效果愈好,年龄愈小疗效愈  
        
      708
      |
      5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28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2.艾灸治疗疝气74例临床观察

      解小会
      1992(4)
      摘要:疝气患者74例,其中寒疝35例,湿热疝24例,狐疝15例。用艾条直接灸大敦,三角灸穴位。寒疝加灸关元,神阙。湿热疝加灸膈俞,三焦俞,狐疝加灸足三里,提托。每  
        
      879
      |
      16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26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3.艾灸至阴、气海穴治痛经32例

      伦新
      1992(4)
      摘要:笔者根据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规定,并依照教材《中医妇科学》,将本组32例患者分为实证18例和虚证14例,然后施以灸治。两组均以至阴、气海为主穴,实证配三阴交,虚证配足三里,痛经发作时用直接化脓灸的方法,疼痛缓解时用直接非化脓灸的  
        
      836
      |
      17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22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4.灸治宫寒不孕验案三则

      彭金明
      1992(4)
      摘要:笔者所治三则不孕症,症状各异;选用相同经穴,而施以不同灸法(如隔附子饼灸、雀啄灸、隔葱灸等),取得满意疗效。  
        
      599
      |
      12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19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5.隔附子肉桂饼灸治疗老年夜尿多症38例

      王蔚平, 裘新成
      1992(4)
      摘要:附子肉桂饼灸是隔药饼灸中的一种。笔者用此法治疗老年夜尿多症38例,均收到良好的疗效。病例均为单纯表现为每晚夜尿三次以上,其发病时间持续半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夜尿多的患者。其病机为肾气亏虚,膀胱固摄失常;治则以温肾化气,固摄  
        
      809
      |
      15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73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6.艾条灸治疗慢性盆腔炎

      许萍
      1992(4)
      摘要:本文以艾条灸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病程最长两年,年龄最大36岁。60例中治愈47例,有效12例,好转11例。  
        
      753
      |
      4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11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7.隔姜灸为主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

      李法银
      1992(4)
      摘要:大艾炷隔姜灸为主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艾炷每壮9~10克,姜片切成厚约1~1.5厘米,宽3.5~4.5厘米的长方形。穴位为气海、关元、中极、命门、肾俞等,每次  
        
      689
      |
      6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08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8.隔姜灸对阳萎症的治疗作用

      梁雪英, 林震, 林光
      1992(4)
      摘要:男性性机能障碍阳萎证80例,辨证分为命门火衰型和心脾两亏型。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采用隔姜灸加针刺,单纯针刺治疗。以关元为主穴,命门火衰型辅以肾俞、八髎穴,心脾两亏型辅以神门、三阴交。针刺行“烧山火”补法,得气后加隔姜灸三壮或单纯留针2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15天为一疗程。针刺加隔姜灸组痊愈31/40例(77.5%)单纯针  
        
      703
      |
      10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03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29.灸肛门法临床体会

      杜豁然, 杜跃然, 杜柏然, 杜洪飞
      1992(4)
      摘要:灸肛门法,是以艾火直接灸肛门,用来治疗多种病症之法。操作要点是:用灸坐椅,让患者坐于椅上,将点燃的艾条插入艾条架置于椅下,与裸露的肛门垂直;根据患者适应程度调整艾火与肛门的距离,一般为  
        
      590
      |
      4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58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0.艾条悬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32例

      李志红
      1992(4)
      摘要:本文采用艾条悬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获得较好疗效。32例中一个疗程成功者26例,2个疗程成功者6例,胎位转正后行毛  
        
      725
      |
      5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96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1.灸针火罐配合中药治疗腰腿痛临床观察

      沈仁俊
      1992(4)
      摘要: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在临床上是难以治愈的顽疾,单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但采用灸针火罐配合中药治疗,可获得较佳效果。采用该法治疗这类患者255例,其中有184例治愈,38例有显著效果,25例有比较好的效果,8例效果不佳(包括中断治疗者)。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灸针火罐为主,药  
        
      708
      |
      2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52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2.麝香丹灸法治疗腰腿痛证90例临床疗效观察

      姜红, 张海发
      1992(4)
      摘要:本文报道了采用麝香丹灸法治疗腰腿痛证90例临床观察,近期治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7.78%。本文腰腿痛证包括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骶髂劳损、腰骶劳损、腰扭伤、棘上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共7个病种。介绍了以痛为腧和循  
        
      864
      |
      5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49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3.吹火灸治疗丹毒的经验介绍

      薛自强
      1992(4)
      摘要:作者在“热证可灸”、“以火治火”理论的启发下,在临床实践中独创之吹火灸疗法,即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置于患部上方位  
        
      576
      |
      7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46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4.隔姜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孙首慈
      1992(4)
      摘要: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以单侧大腿前外方皮肤麻木、伴蚁走感等感觉障碍为主症,我们以隔姜灸治疗患者41例,结果第一疗程痊愈14例,两疗程痊愈14例,3疗程痊愈4例,有效6例,无效5例。其具体方法如下:用2毫  
        
      664
      |
      5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80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5.灸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概况

      刘爱萍
      1992(4)
      摘要:本文就1958—1992年,三十四年以来有关灸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大部分临床报道作以概况性的介绍,对灸法治疗腹泻、痢  
        
      646
      |
      6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79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6.灸法针法配合治疗痹证临床观察

      李秋来
      1992(4)
      摘要:采用灸法配合针法用于临床治疗痹证,疗效明显提高,而且收效快,疗程短。优于单用针刺疗法。本法治疗痹证150例,其中包括腰腿痛80例,肩背痛50例,关节痛20例。男性100例,女性50例。治疗方法以灸架固定于穴位插上艾条熏灸及针上加灸,配合磁园针叩击经  
        
      776
      |
      32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75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7.温针隔姜灸为主治疗脊椎增生症152例

      颜少敏
      1992(4)
      摘要:骨质增生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主要特点是长期持续疼痛,笔者采用温针隔姜灸为主治疗本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152例中,肾虚型57例,气滞血瘀型28例,混合型67例。穴取增生处附近督脉穴,夹脊穴为主。针刺手法。肾虚型用纯补,气滞血瘀型用泻法,混合型用先补后泻,针刺得气后在被针穴位周围垫上一块约1.5×1.5×0.3立方厘米穿孔的姜片,最后在针尾  
        
      766
      |
      4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34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8.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00例临床观察

      胡爱军
      1992(4)
      摘要:笔者采用温针灸,强调局部腧穴进针达关节腔内,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0例,与单纯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20例,对照观察,  
        
      948
      |
      6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33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39.灸治老年性足底疼痛初探

      王卫红
      1992(4)
      摘要:笔者试用温灸法治疗了7例老年性足底疼痛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52岁,病程最长达4年之久,最短1月余,疗程最长14次,最短5次。7例患者全  
        
      724
      |
      4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431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0.点灸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

      魏从建, 周楣声
      1992(4)
      摘要:本文报道采用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其中男51例,女9例,发病时间取短半天,最长7天。结果治疗2次痊  
        
      860
      |
      11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63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1.针灸、拔罐治疗肌筋膜炎82例

      周建霞, 肖伟
      1992(4)
      摘要:本文介绍了针灸、拔罐疗法治疗肌筋膜炎82例,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12—66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年;病变部位于腰部者60例,骶髂部者12例,颈肩部8例,髂嵴部2例。结果治愈75例,好转9例,治愈  
        
      853
      |
      6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59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2.神阙灸

      蔡圣朝
      1992(4)
      摘要: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神阙灸的产生,主要功用及其作用机理,并列举了一些常用的神阙灸的方法和主治。  
        
      730
      |
      21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56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3.灸药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

      李扬缜
      1992(4)
      摘要:本文报道了灸药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41例的临床体会,其中男13例,女2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  
        
      869
      |
      4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53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4.艾条回旋灸治疗多种皮肤病

      韩培玲
      1992(4)
      摘要:艾灸有止疼,止痒,收敛,消炎之功效。笔者用艾条悬灸治疗多种皮肤病,轻者一次可愈,重者灸一次就可有效,且灸之舒适,只要耐心多灸就可获愈。此法治疗皮肤  
        
      624
      |
      13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49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5.艾条悬灸皮肤病痒证的临床运用

      范国洲
      1992(4)
      摘要:笔者对药物治疗和针刺治疗效果欠佳而反复发作的局限性皮肤病,采用艾条悬灸皮部阿是穴,经皮部窜透皮肤一孙脉一络脉一经脉,从而起到了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疏风止痒等治疗疾病的作用。并认为对局限性皮  
        
      775
      |
      69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45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6.电温针灸在风寒湿痹中的应用

      刘家林
      1992(4)
      摘要:采用电温针灸治疗风寒湿痹68例,以局部选穴为主配合阿是穴,经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治愈率为72%,好转率  
        
      955
      |
      2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43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7.灸法治痛证

      杨顺发
      1992(4)
      摘要:根据“灸不离宗”的四项准则,灸不离艾、不离穴、不离灼和灸必须久的方法,近年来用灸法治疗痛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以艾炷隔姜灸,取穴选阿是穴与循经取穴相  
        
      663
      |
      6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39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8.难愈性病证灸治心得

      张澜
      1992(4)
      摘要:本文报告了作者以灸法为主治疗6例难愈性病证案例:虚劳·癃闭(前列腺肥大并急性尿潴留,结脑,Ⅱ型肺结核)、久泄·水膨(慢性非感染性腹泻伴腹水)、中风·呃逆(癌性脑栓塞、继发性脑溢血伴呃逆)、气陷(月真)胀(重度胃下垂)、肢挛痛痹(左膑、胫骨骨质增生,左膝关节炎)肺胀·哮喘(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Ⅱ期矽肺病,肺  
        
      587
      |
      8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35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49.艾灸在内科急证中的应用

      孟云凤
      1992(4)
      摘要:本文介绍了艾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厥证、中风、霍乱、癃闭等内科急证中的应用,充分肯定了艾灸对这些急证的疗效,  
        
      751
      |
      10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31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0.国外灸对皮温影响的研究

      刘农虞
      1992(4)
      摘要:灸对皮温有明显的影响,但由于灸质、艾质、灸法、灸量等的不同,对皮温影响也各不相同,提示我们临证时有的放矢地选择灸质、艾质、灸法、灸量等。如传统艾灸、微小灸、远红灸均可主治局部病证,对深部病证以微小灸为宜,远部病证以传统艾灸为佳。灸材宜选年久优质艾为好。灸法温和灸具有加温作用适用于治疗局部病证,透热灸  
        
      728
      |
      15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92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1.对古代热证用灸规律初探

      王金良, 杜彩霞
      1992(4)
      摘要: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灸法不仅可以治疗阴寒诸证,而且可治疗阳热证。明代医学家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对艾灸作用高度概括曰:“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热得火而  
        
      650
      |
      17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322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2.灸法的活血化瘀作用浅探

      许建阳, 刘桂荣, 李永成, 陈洁, 石梦云, 张和嫒, 路绍祖
      1992(4)
      摘要:灸法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平衡阴阳。作者对其作用  
        
      822
      |
      7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84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3.艾灸用于热证的临床观察

      黄改娣, 李春芳
      1992(4)
      摘要:“热证”能否用灸法治疗?通过83例患者(疖肿57例,感染疮疡26例)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灸法可以用于热证(炎症性热病)。其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疖肿或患处,距皮肤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热度以病人感觉微烫为度。如患处肿胀疼痛,则在局部点刺几针使其出血适量,尔后再行灸疗。每日一次,每次15~30分钟,  
        
      821
      |
      18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79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4.打灯灸法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159例观察和机理探讨

      胡占寿, 张侬
      1992(4)
      摘要:近年来用打灯灸法配拔罐疗法治疗各型带状疱疹159例,痊愈115例,痊愈率72.3%  
        
      912
      |
      6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7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5.谈热证的辨证施灸

      祁文晖
      1992(4)
      摘要:灸法治疗热证必须辨证施灸。以虚实为纲,将热证分为实热与虚热两大类,其中实热又分真热和假热,虚热则区分阴虚发热和  
        
      588
      |
      7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73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6.温和灸大椎治疗形寒怕冷症

      颜少敏
      1992(4)
      摘要:形寒怕冷症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症,笔者采用温和灸大椎治疗,取得桴鼓之效。具体治法是:患者取俯坐位。医者取准大椎后,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再靠近被施灸大椎穴的  
        
      767
      |
      99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02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7.灸关元穴辨证治疗嗜睡症58例

      林冰
      1992(4)
      摘要:自1986年~1991年,应用灸关元穴为主,辨证治疗嗜睡症58例,分为湿困脾阳型、肾阳虚衰型和心脾两虚型;随证加四神聪、内  
        
      822
      |
      10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66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8.浅述灸法实验研究及现代临床应用

      王茎
      1992(4): 313-314.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灸法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方面的报道,加以总结归纳。实验研究部分主要辑录了实验研究中比较肯定的艾灸对人体功能的影响,如灸法对人体免疫功能,血液系统及对一些组织器官的影响。从  
        
      834
      |
      8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96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59.加深灸法临床应用 扩大研究范围

      张学臣
      1992(4)
      摘要:作者引用大量文献论述灸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灸法治病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疗效。并认为灸法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不引起毒副作用,既可纠正异常的功  
        
      752
      |
      4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94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0.太乙神针运用的临床体会

      杜碧燕
      1992(4)
      摘要:太乙神针是在雷火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药物处方发展的。我科根据“太乙神针”的原理及“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的理论,以痛为腧,用我院研制的十一方酒,将八层纱布用药酒湿透以后敷在痛处,把点燃的清艾条按在布上,稍停留1至2秒钟,若艾火熄  
        
      538
      |
      20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55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1.《神灸经纶》的灸法学术思想

      赵忠顺
      1992(4): 314-315.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神灸经纶》在灸法学术思想上的特点 (一)灸疗功用:全在宣通气血,吴氏根  
        
      681
      |
      16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52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2.浅谈灸法在临床的应用

      钱华光
      1992(4)
      摘要:灸法治疗疾病,无论在治疗效果上以及适应症的范围上都较为理想,而今天我们有些针灸医生以灸法费事、费时间、污染环境为由而弃之不用。这就不能发挥灸法的独特疗  
        
      717
      |
      8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49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3.灸法作用机理初探

      徐兰凤
      1992(4)
      摘要:灸法历史悠久,简便易行。本文通过对灸法的治病、防病、强身保健、甚至益寿延年作用的讨论,认为灸法是治病、防病保  
        
      676
      |
      14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46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4.灸法验案几则

      唐毓余
      1992(4)
      摘要:本文介绍用灸法治疗肺结核、坐骨神经痛、遗尿、阳萎、功能性子宫出血、胃痛胃下垂、小儿吵夜等验案数例。  
        
      697
      |
      6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79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5.温针灸治疗机理探讨

      邵亚萍
      1992(4)
      摘要:本文叙述了温针灸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从古代文献到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了温针灸具有其独到的优点。  
        
      908
      |
      27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40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6.灸法应用验案几则

      刘俭珍
      1992(4)
      摘要:作者应用灸法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等病,疗效满意。  
        
      705
      |
      5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75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7.化脓灸验案几则

      李明智
      1992(4)
      摘要:作者介绍了用化脓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跟痛,哮喘及痛经等病,疗效满意。  
        
      610
      |
      10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72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8.艾灸神阙穴临床举隅

      赵凯, 吴习才, 陈显明
      1992(4)
      摘要:作者艾灸神阙穴治疗多种疾病,认为灸具有温阳固脱、和胃理肠、健运脾阳、开窍复苏、防病保健等作用。  
        
      918
      |
      12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68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69.近十年灸法应用及机理研究

      刘春华, 田玉芬
      1992(4)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灸法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摘要如下: (一)、灸法的临床应用灸法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种疾病及某些疑难重症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灸法作用机理通过动物试验及临床病例观察,从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诸方面,对灸法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学者们认为,艾灸通过提高免疫能力来抗肿瘤和延缓衰老。另外,艾灸通过改变血液成份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来抗  
        
      722
      |
      13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25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0.《外科大成》灸法研究

      刘森亭, 张争昌
      1992(4)
      摘要:祁坤,为清代著名医家,他投师戴望之,著成《外科大成》一书。书中理、法、方、药、针、砭、灸、烙俱全,特别是灸法在外科的应用,确有独道之处。在谈到灸法治疗外科病的原理时曰“灸乃开结破硬之法,盖火性畅达引拔内毒,有路而发外也”提出疮疡“无论有头或无头均可灸之”但在  
        
      702
      |
      9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20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1.艾灸生物物理的机理初探

      杨华元, 魏建平
      1992(4)
      摘要:文中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艾灸的生物物理机理。1.人体既是一个近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2.艾灸近红外辐射为机体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  
        
      842
      |
      15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215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2.名医世家—平湖严氏针灸

      严君白
      1992(4)
      摘要:严肃容是浙江平湖针灸名家严曜堃第五代孙,他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从1922年起守业十五年,1937年起创业十三年,1949年起乐业十九年。学术思想自称杂家,不拘宗派  
        
      739
      |
      17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13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3.灸法治疗热证的研究进展

      李蕙, 王凤玲
      1992(4)
      摘要: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临床应用灸法对热证中的二十余种疾病的治疗情况及其原理研究。纵观所治病证中,涉及内、外、皮、儿、五官及传染等科疾病,其证型既有热邪内盛的实热证,也有阴虚阳亢之虚热证,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取  
        
      750
      |
      11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49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4.传统灸法的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付小苏
      1992(4)
      摘要:灸法治疗疾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灸法在临床上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治疗机理也作了一定的探讨。1.灸法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临床上用其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哮喘、类风湿关节炎,乙型  
        
      778
      |
      114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46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5.观音针灸法的临床应用

      史朝珍, 于连雨
      1992(4)
      摘要:观音针灸法(又称九龙针),见于《良朋窠集》,是治疗痈疮初起,痰核等证的一种隔药灸法,此法有祛风湿散寒邪、化瘀行气、通经散结的功效。笔者将此法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植物神经功能失  
        
      926
      |
      46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42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6.灸疗临床应用体会

      韩迎春
      1992(4)
      摘要:本文通过灸疗对小便失禁、类风湿关节炎、腮腺炎、中风先兆、无头疽、支气管哮喘、晕针、泄泻等八种病症的实践说明灸疗不仅对慢性病而且对急症均有良好疗效。  
        
      721
      |
      51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099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7.浅述灸法的种类与作用

      梁爱英
      1992(4): 320-321.
      摘要:1.本文浅述了古今灸法的种类(约50余种)材料及应用。 2.本文提出了在灸法中得气、刺激量与时间关系。 3.灸法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它以穴位、灸的材料、热量、补泻方法于一体的  
        
      608
      |
      209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36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8.斑麝泡灸疗法临床应用

      龚孝纯
      1992(4)
      摘要:本文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贴在穴位上或患部使其充血起泡,称泡灸法。从73年12月至今治疗20多种疾病几千人次效果较好。本文简述发泡灸种类16种,通过实践的  
        
      746
      |
      68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094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79.张仲景的“火逆”观与孙思邈“热证可灸”论

      陈治忠
      1992(4)
      摘要:东汉末期的张仲景及唐朝初期的孙思邈均是中国医学界著名的医学家,但他们在针灸医学方面对灸法等的认识各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引起医学界很大的争论,且对针灸医学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669
      |
      215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131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题录

      1992(4)
        
      287
      |
      13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87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针刺究研——总目录

      1992(4)
        
      388
      |
      7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85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