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杂志介绍
杂志简介
引证指标变化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任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征稿投稿
稿约
投稿指南
稿件审理程序
同行评审政策
稿件发表程序
版权与存档
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不端检测声明
伦理规范
作者中心
下载中心
问题咨询
政策法规
《针刺研究》做图规范
防诈骗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杂志介绍
杂志简介
引证指标变化
编委会
现任编委会
历任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征稿投稿
稿约
投稿指南
稿件审理程序
同行评审政策
稿件发表程序
版权与存档
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不端检测声明
伦理规范
作者中心
下载中心
问题咨询
政策法规
《针刺研究》做图规范
防诈骗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最新刊期
1998年第4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锥体细胞体视学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石学敏, 来丽萍, 张岭, 李谈, 李平, 王舒
1998(4): 245-247.
摘要:本实验应用计算机图像综合分析系统测量MI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体视学参数,从而对其形态学变化加以量化。结果表明,经针刺治疗后,预防组体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明显高于模型组,数密度(NV)明显低于模型组,而接近假手术组,说明早期治疗可阻止脑组织损伤。针刺组仅体密度(VV)低于预防组,说明单位体积内锥体细胞的体积仍小于预防组。
关键词:体视学;海马锥体细胞;针刺
1125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07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经络活动与外周经脉线上钙离子相关性的研究(英文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郭义, 徐汤苹, 王秀云, 张艳军, 苗文方, 胡利民, 张春煦, 陈进生, 姜萍
1998(4): 247-251.
摘要:本文是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承担的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的部分总结。以离子选择性针型钙离子电极在体监测发现,人体、家兔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有高于非穴位的趋势,针刺可使本经其它穴位处钙离子浓度升高。当脏腑病变时,其相应的经脉线上的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而且下降幅度与脏腑病变的程度呈相关关系,有一定的特异性。当络合针刺部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钙离子后,针刺治疗脏腑病变的效应消失,使针刺疗效丧失的络合剂EDTA的最低浓度为10-3mol/L,升高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对针效似无影响。进一步实验发现,当阻断针刺穴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钙调素活性时,针刺经穴治疗脏腑病变的效应消失,提示钙离子与经脉活动密切相关,是针效产生、经络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经络;Ca~(2+);实验研究
1153
|
0
|
4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65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实验性心律失常家兔心包经上Ca~(2+)浓度的变化及针刺对其影响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胡利民, 张艳军, 郭义, 徐汤苹, 张春煦
1998(4): 251-253.
摘要:采用Ca2+选择性外型电极,观察了乌头碱性心律失常家兔心包经上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及针刺内关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家免心律失常过程中,心包经上(曲泽、内关上2cm)Ca2+浓度先下降然后逐渐回升,但30分钟内不能恢复至原有水平;针刺内关后Ca2+浓度下降幅度降低,30分钟后恢复至原有水平,而相应对照点(曲池、足三里等)处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心律失常过程中,心包经上Ca2+浓度发生特异性的变化,针刺治疗可调整Ca2+浓度变化,提示Ca2+在经络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Ca~(2+);经络功能活动;心律失常
1054
|
0
|
6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61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及电针对家兔脑血流图影响的中枢神经递质机理探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智梁
1998(4): 254-257.
摘要:本实验采用家兔脑室注射受体阻断剂方法,观察电针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家兔脑血流图的影响,以探讨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肾上腺素能神经β受体在针刺影响脑血管的效应中起重要作用,而井穴刺终放血效应受到中枢神经M受体及肾上腺素能神经α受体的双重影响,可能是二者协调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中枢神经递质;电针及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脑血流
978
|
0
|
5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6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对脑梗塞模型大鼠海马游离氨基酸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平, 王舒, 刘庆忠, 赵俊宏, 赵立荣, 郑灏泳
1998(4): 257-261.
摘要:本实验以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CAO)大鼠为实验动物,以高压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技术为实验手段,在系统观察了该模型缺血后大脑海马区4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包括EAAs和IAAs)含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醒脑开窍”针法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实验结果显示,脑缺血后,海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普遍升高,而且这种异常改变主要发生在缺血早期(脑梗塞后3小时左右);针刺后Glu、Asp、Gly水平与缺血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GAB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1)。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类递质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特别是在缺血早期,可能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而针刺能够减轻该兴奋性神经毒性,考虑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梗塞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针刺;脑梗塞;海马;氨基酸类递质
1838
|
0
|
7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94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捏脊疗法对家兔胃运动影响的实验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红, 韩军, 郭义, 胡夙慧
1998(4): 261-263.
摘要:以半导体应力传感器动态记录家兔胄运动变化,以654-2静脉注射复制胃运动低下模型,观察传统捏脊疗法对家兔正常胄运动及对胃运动低下的影响。结果表明,捏脊疗法对正常胃运动有加强作用,对抑制的胃运动亦有显著加强作用。提示捏脊疗法有促进胃运动的作用,这可能是捏脊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机理之一。
关键词:胃运动;捏脊疗法;家兔
927
|
0
|
1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52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镇痛的外周经穴离子机理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秀云, 郭义, 徐汤苹
1998(4): 263-265.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医理论观点出发,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紧紧抓住与机体生理调节密切相关的K+、Na+、Ca2+,以单纯胃脏的功能性疼痛为模型,以足三里等穴位为刺激点,分别对单纯胃痛、胃痛并行针刺时穴位处K+、Na+、Ca2+浓度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又对改变穴位处K+、Na+、Ca2+浓度时对针刺疗效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结果发现,胃痛时足三里穴处的K+、Na+、Ca2+浓度存在着K+升,Na+、Ca2+降的变化趋势。当针刺足三里时,胃经线上它穴的K+、Na+、Ca2+浓度又都恢复正常,且这种离子变化具有经穴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当人为改变穴位处离子浓度时表现为,降低时针效减弱或消失,增加时能替代针效。说明K+、Na+、Ca2+确实参与了针刺镇痛时的外周经络活动。并与针刺镇痛效果有密切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针刺镇痛;离子;经络
1064
|
0
|
1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85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对快速老化小白鼠(SAM-P/10)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韩景献, 杨增瑞, 郑灏泳, 刘庆忠, 石学敏
1998(4): 266-268.
摘要:为探索脑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针刺治疗脑萎缩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用DNA末端标记的方法检测脑萎缩小白鼠SAM-P/10及其同源正常老化小白鼠SAM-R/1脑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在8月龄的SAM-R/1及SAM-P/10小鼠各脑区均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其中SAM-P/10小鼠大脑皮层的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SAM-R/1;而纹状体的细胞凋亡在两品系无明显差异;针刺人中、内关及太冲可使SAM-P/10脑皮层凋亡细胞数减少,且具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结果提示,SAM-P/10的脑细胞的过度凋亡造成了其异常的脑萎缩;针刺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是其治疗脑萎缩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细胞凋亡;SAM;针刺
1051
|
0
|
5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43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手十二井穴与曲池放血对脑缺血家兔脑血流图影响的对比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国平, 徐汤苹
1998(4): 268-270.
摘要:用三棱针点刺家兔手十二井穴和曲池放血,观察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脑血流图的影响。结果表明,手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后,能显著升高家兔脑血流图波幅,明显优于曲池点刺放血。
关键词:井穴;曲池;刺络放血;脑缺血;脑血流图
1195
|
0
|
4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78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对SAM-P/8血浆及心肌NO影响的实验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舒, 赵俊宏, 杨增瑞, 郑灏泳
1998(4): 270-272.
摘要:本文以日本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为实验动物,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进行实验治疗,观察血浆及心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探讨了针刺作用的意义。提示,与正常老化的SAM-R/1小鼠相比,SAM-P/8在2、8月龄时,血浆N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心肌NO没有明显变化(P>0.05);针刺治疗后,SAM-P/8血浆NO含量升至正常水平。这可能是“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改善SAM-P/8痴呆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痴呆;一氧化氮
1019
|
0
|
1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3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DL-C、LDL-C及其它脂质含量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常小荣, 周国平, 严洁, 林亚萍, 易受乡
1998(4): 272-275.
摘要:本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1例高脂血症患者隔药饼灸治疗前后血清TCH、TG、HDL-C、LDL-C、aPOA、aPOB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正常人对照,以探索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脂质及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治疗机理。结果表明:隔药饼灸可明显降低TCH、TG、HDL-C、LDL-C、aPOA、aPOB,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隔药饼灸;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994
|
0
|
2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70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微血管机制研究(Ⅰ)──针刺对急性脑缺血模型鼠微血管自律运动等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杜元灏, 翟娜, 石学敏
1998(4): 275-278.
摘要:本研究以热阻凝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造成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检测了脑表面缺血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振幅和频率,及局部脑血流量、速率、单位体积内运动的血细胞数,从微血管角度深入探讨了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针刺治疗机理。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微血管自律运动;针刺
1811
|
0
|
1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66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疗效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韩舰华
1998(4): 278-280.
摘要:实验是在观察了正常家兔和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胆固醇昼夜变异的基础上,对比观察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在降低血清胆固醇方面的疗效,以探讨时间因素与电针效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正常家兔血清胆固醇水平呈昼夜节律变化,峰谷值时相分别为亥时和午时。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胆固醇昼夜节律消失。②电针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足三里”对血清胆固醇的降低,亥时电针疗效优于午时。
关键词:实验性“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昼夜节律;电针疗法
1056
|
0
|
2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2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对急性脑血管病继发肺水肿患者PA-aO_2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金波
1998(4): 281-282.
摘要:60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针刺加西药组,每组各30例,通过血气分析仪检测肺泡-动脉氧压差(PA-aO2),结果表明针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提示针刺对肺换气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肺水肿;PA-aO_2;肺泡换气;针刺疗法
916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22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高其芳, 韩艾
1998(4): 283-284.
摘要:运用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性皮炎24例,痊愈13例,占54.16%,显效6例,占25.00%,有效4例,占16.67%,无效1例,占4.17%。总有效率占95.83%。提示本法治疗可能通过局部刺激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反射性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状态而起作用。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梅花针疗法
936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18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症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尚秀葵, 胡明海, 孟红
1998(4): 284-286.
摘要:本文以针刺颈部天柱、天牖、天容、天窗即“四天”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症94例,并根据不同兼症配以局部和远端的腧穴,采用不同的毫针刺法,治愈49例,显效55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96.8%。经统计学处理,提示疗效与病人年龄、病程有关。
关键词:颈肩综合症;针刺;天柱;天牖;天容;天窗
838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15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走罐疗法临床运用举隅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付均如, 翟金莹
1998(4): 287-288.
摘要:笔者运用走罐疗法治愈多种急、慢性疾病。用疾法走罐以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膈俞穴治疗外感发热;用缓法走罐从风池穴至大椎穴平面治疗落枕,于肩胛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范围配合心俞穴至肾俞穴范围治疗肩周炎;用疾法走罐于双侧隔俞穴至三焦俞穴范围配合三棱针局部挑刺治疗带状疱疹;用缓法走罐自双侧肺俞至肾俞配合三棱针背俞穴挑刺治疗黄褐斑,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走罐疗法;疾法走罐;缓法走罐
601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11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分期施针治疗周围神经性面瘫临床体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董洪英
1998(4): 288-290.
摘要:根据周围神经性面瘫的发病特点,结合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采用分期施针疗法,即急性期:新病浅刺,健患并治,祛邪纠偏,调整阴阳;恢复期:用梅花针叩刺、滞针术等,有效地促进病变组织功能的恢复;后遗症期:虚实有利,综合治疗,针灸并用,攻补兼施,对麻痹之面神经机能的恢复确有裨益。
关键词:神经性面瘫;针刺治疗
718
|
0
|
2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24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合谷透后溪加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孟红, 尚秀葵, 佟秋芬
1998(4): 290-292.
摘要:急性腰扭伤为临床常见病,笔者用合谷透后溪加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阿是穴运用报刺、合谷刺及阻力针法,取得满意疗效,有效率达100%。
关键词:合谷透后溪;阿是穴;急性腰扭伤;报刺;合谷刺;阻力针法
957
|
0
|
2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06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浅谈风池穴的临床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韩煜, 佟秋芬, 王卫
1998(4): 292-293.
摘要:风池穴为临床常用腧穴之一。治证广泛。由于本穴所处位置特殊,临广使用时针刺深度应控制在1.5寸以内,以防伤及延髓。又因进针方向不同,可以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疾病,临床应用广泛,掌握针刺深度和方向,有助于提高疗效。
关键词:风池穴;针刺深度;针刺方向
868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41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浅谈至阴穴的临床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胡明海
1998(4): 293-294.
摘要:本文运用典型病例介绍了作者以至阴为主穴,治疗头痛、眩晕、痛经的经验,并讨论了取穴原理及临床配穴。
关键词:至阴;头痛;眩晕;痛经
696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36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效穴治验六则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佟秋芬
1998(4): 295-296.
摘要:本文介绍采用效穴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胃痉挛、急性胸胁挫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疗毒、高血压6个验案,体现了效穴具有取穴少、痛苦少、疗效显著等优点。
关键词:委中;金津玉液;后溪;阿是穴;首尾穴;至阴
758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32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灸治过敏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云凯
1998(4): 296-298.
摘要:本文以针灸为主,酌情配合中药,治疗泄泻、哮喘、目赤面肿、斑疹瘙痒、二阴瘙痒、下肢疱疹等六类过敏性病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显示了针灸抗过敏的良好效应。
关键词:泄泻;哮喘;目赤面肿;斑疹;瘙痒;疱疹
81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29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互动式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孟向文, 孟东红
1998(4): 298-299.
摘要:作者采用互动式针法,以三阴交、地机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并依据病机特点,随证选穴,10月1疗程,月经期停针,经净行第2疗程。经治疗,50例中痊愈31例,好转19例。
关键词:盆腔炎;互动式针法;三阴交;地机
815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87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曲池穴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赵俊岭
1998(4): 299-301.
摘要:本文采用曲池穴注射复方蛤青注射液和免疫球蛋白激活剂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并对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进行测定。经治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8.2%。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疗法;水针;曲池
93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21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肩井穴的临床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强
1998(4): 301-302.
摘要:以肩井穴运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及角度,或酌情配穴,治疗肩背疼痛、癔病性瘫痪、坐骨神经痛、乳腺炎等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肩井穴;针刺方向;肩背疼痛;坐骨神经痛;癔病性瘫痪;乳腺炎
890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16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临床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梁春雨, 盛丽娟
1998(4): 303-305.
摘要:笔者运用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冠心痛心绞痛46例,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以双侧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以生脉散加味为主方。症状疗效:显效16例,占34.78%;有效27例,占58.7%;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心电图疗效:46例病人中,有41例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显效9例,占21.95%;有效19例,占46.34%;无改变者13例;总有效率68.29%。
关键词:针灸;中药;心绞痛
845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11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泻南补北”法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魏连海, 尚秀葵
1998(4): 305-306.
摘要:本文从学习《难经·七十五难》入手,结合临床病例阐述了“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意义,着重介绍了“污南补北”针刺法的临床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补母泻子”的内含。
关键词:泻南补北;东方实;西方虚
748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71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心绞痛32例临床观察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高旸, 陈爽白, 段可杰
1998(4): 306-308.
摘要:本文报道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97.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4%,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互动式;针刺;心绞痛
854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03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太溪与其它原穴的配伍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卫, 徐立, 韩煜
1998(4): 308-309.
摘要: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针刺原穴可以调整内脏功能。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作者以太溪与某些原穴相配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太溪;原穴;配伍
681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00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单用肘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桂兰, 陆小左
1998(4): 309-310.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用肘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44例,痊愈29例,显效15例。
关键词:针刺;肘髎穴;周围性面瘫
761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59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肩凝症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庆玉, 李志道
1998(4): 310-312.
摘要:本文以阿是穴、曲池外关、条口透承山、阳陵泉为基本方治疗肩凝症。肩前廉痛加尺泽、太渊;肩后廉痛加后溪、小海;肩外廉痛加合谷。阿是穴用火针疗法,每3天1次;间隔期用毫针多向刺,并结合阻力针法。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关节活动受限作用突出,针刺时应注意双层得气。阳陵泉治疗肩关节疼痛症疗效突出。为了巩固以上穴的作用,补钉足三里。
关键词:肩凝症;火针;透穴;阻力针法;阿是穴
726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93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论针刺止痛的四种机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公望, 胡明海, 王秀云, 胡利民
1998(4): 313-314.
摘要:本文根据《素问》、《灵枢》等古典医籍中关于针刺止痛的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针刺止痛原理研究成果,将针刺止痛机制概括为4种,即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信息作用和意念作用。
关键词:针刺止痛机制;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信息作用;意念作用
963
|
0
|
1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90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互动式针刺法的探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爽白, 高旸, 段可杰, 孟向文
1998(4): 315-316.
摘要:互动式针刺法是作者根据自己和同道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运用此法治疗内脏系统有关疾病和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疗效优于传统针法。本文介绍了该法的操作、选穴原则等,初步探讨了其机理,提出了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调动患者自身防治疾病功能的论点。
关键词:互动;针刺
761
|
0
|
5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87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关于标本根结学说几个问题的管见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岩, 宫涛
1998(4): 316-318.
摘要:本文阐述了标本根结理论及临床应用。现存标本理论的《灵枢·卫气》的篇名疑误,存在向心性循行的观点,且有重部不重穴的特点。根结理论中《灵枢·根结》篇为脱简残文,并存在衍文问题,腧穴较为明确,仍为向心性循行,五输穴的特点在根、溜、注、入中始见端倪。标本、根结存在联系。
关键词:标本;根结;理论
664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41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浅谈“指寸定位法”的应用范围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徐立, 王卫, 李志道
1998(4): 319-321.
摘要:指寸定位法是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之一。现今书中新描述的三种指寸定位法应用部位有相近之处,但又有明显不同。笔者认为,三种指寸的长度标准一致,但全身各部骨度折量寸的长度不同。指寸定位法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或特殊的部位,当采用骨度折量定位法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难以定取腧穴时,方可作为以上两种定位法的补充,参考使用。
关键词:指寸定位法;应用范围
73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78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浅析针灸治疗组方规律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江杰, 郭义
1998(4): 321-323.
摘要:针灸穴位组方同中药的方剂学相比,虽然也包括了理、法、穴、技等几个方面,但却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就其原则规律进行阐述探析者亦较少。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学习,将针灸配穴组方规律归纳入“四对”和“四辨”,即对因论治、对机论治、对症论治、对位论治以及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时论治,并从每一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以期从整体上揭示配穴组方的原则规律。
关键词:针灸治疗;组方配穴;规律
842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574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计算机教育辅助系统应用于日本针灸教育的探讨──《经络经穴数据库》的开发简介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小野泰生, 兵头明, 郭义
1998(4): 323-325.
摘要:用计算机进行教育软件的开发,靠富有创意的多媒体进行教育,可节省时间,减少经费支出,且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完成,在针灸教育中,许多技术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利用计算机作为教育辅助手段可省去技术指导的时间,本文通过多媒体教材《经络经穴数据库》的开发,对针灸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辅助系统;针灸教育
789
|
0
|
0
<HTML>
<Download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299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