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1999年第4期
    • 李艳慧, 庄礼兴, 郑谅
      1999(4): 245-248.
      摘要:本文对3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针灸、中药治疗前后血浆TXB_2、6-keto-PGF_(1α)含量进行检测,并与同龄健康人做对照。结果发现 VD患者血浆 TXB_2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_(1α)含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 VD患者此二者含量严重失衡。经针灸、中药治疗后能明显升高VD患者血浆6-keto-PGF_(1α)含量,降低TXB2含量,这种作用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认为针灸、中药能调整VD患者血浆TXB_2、6-keto-PGF_(1α)之间的平衡,增加患者脑血流量,提高脑代谢率,改善脑功能。这可能是针药治疗VD取效的主要机制之一。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中药;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   
      1060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93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调和阴阳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郑谅, 江钢辉, 李艳慧
      1999(4): 249-252.
      摘要:采用调和阴阳法针刺治疗中风患者30例,并与传统体针法进行对照,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 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实验组优于传统体针组。两组均能调节患者血浆TXA2和PGI2的平衡,此效应以实验组尤为明显。  
      关键词:中风;针刺疗法;调和阴阳;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   
      1123
      |
      0
      |
      2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89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抬肩通络法治疗43例颈椎病疗效观察

      王家瑞
      1999(4): 253-255.
      摘要:笔者应用针灸的抬肩通络法治疗43例颈椎病患者,其中混合型14例,脊髓型3例,其余为神经根型。本组病例均经X光摄片或颈椎CT检查确诊。治疗时间为7天~2个疗程,平均1疗程(12天)。疗效满意,证实抬肩穴、颈明穴有针刺复位的效果。  
      关键词:抬肩通络法;抬肩穴;颈明穴;针刺复位   
      834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47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胃下垂临床研究

      张道武, 梁晓菲, 王秋景, 张敏尚, 王山, 郑新洁, 刘玉泉
      1999(4): 256-258.
      摘要:为了探求一种治疗胃下垂的较好疗法,对收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组临床痊愈率( 45. 3%)和总有效率( 95. 3%)明显高于单纯针灸对照组(分别为27.6%和69.0%)。说明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胃下垂,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胃下垂;针灸推拿结合疗法   
      92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43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耳穴埋药治疗寻常痤疮206例

      李金枝, 吕嘉鑫, 张海发
      1999(4): 259-260.
      摘要:本文采用耳穴埋药治疗寻常痤疮 206例,近期治愈率 76. 70%,总有效率 99. 03%;并对治疗结束 3个月之后 98例进行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其治愈率 86. 73%。随访结果证明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5)。本文还对本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机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关键词:寻常痤疮;耳穴点刺;中药粉贴敷疗法   
      926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37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L-精氨酸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白波, 刘文彦, 王铁成, 王宏, 王曙光
      1999(4): 261-265.
      摘要:为探讨中枢一氧化氮在电针镇痛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一氧化氮(NO)前体物质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对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后,侧脑室微量注射 L-精氨酸 10mmol,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减弱( P< 0. 01),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注射D-精氨酸和生理盐水,对电针镇痛的作用影响不明显;侧脑室内注射NOS抑制剂L-NAME,大鼠的电针镇痛效应升高非常明显,而注射D-NAME后,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动物痛阈无显著性变化。提示NO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痛和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脑内NO含量增加,有明显降低电针镇痛的效应,脑内NO浓度降低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关键词:痛;电针镇痛;一氧化氮;L-精氨酸;N~G-硝基-L-精氨酸甲酯   
      1014
      |
      0
      |
      1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70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电针对大鼠皮层SmI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石宏, 陈正秋, 徐维
      1999(4): 266-267.
      摘要:为了探讨针刺镇痛中皮层SmI区对Pf神经元的下行调节是否与针刺激活SmI区神经元有关,本文观察了电针对大鼠皮层 SmI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发现,电针可引起大鼠皮层SmI区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明显增加(P<0.05)。由此表明,在针刺镇痛中皮层SmI区对丘脑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针刺激活皮层神经元而实现的。  
      关键词:电针;皮层体感运动I区;自发放电;细胞外记录   
      835
      |
      0
      |
      2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66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的影响

      施静, 张静, 刘晓春, 张坚, 关新民
      1999(4): 268-273.
      摘要:本研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上,应用改良镉还原法测定大鼠脑内NO的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内cNOS及 iNOS的免疫活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3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后,脑内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例,差异显著( P< 0. 05),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iNOS免疫活性增强;②缺血再灌注大鼠电针处理后,缺血侧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例相比虽有升高,但升幅仅为33.3%,无显著性差异,其升幅与未电针组大鼠相比低 36. 49%;电针缺血侧iNOS免疫活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果表明: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内NO代谢水平升高,在NO代谢产物含量升高的同时,iNOS的活性也增强;②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NO代谢而实现的。  
      关键词:脑缺血;针刺;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   
      2187
      |
      0
      |
      5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616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罗勇, 董为伟
      1999(4): 274-277.
      摘要:线栓法闭塞 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观测电针双侧“合谷”穴(LI4)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大脑皮质促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脑皮质bax蛋白弱表达,局灶性脑缺血3小时大脑皮质bax蛋白表达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 P> 0. 05),再灌注 3小时、 6小时大脑皮质 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0. 01),而电针可以明显减少再灌注 3小时、6小时大脑皮质 bax蛋白表达( P< 0. 01)。结果提示,电针“合谷”穴( LI4)区可下调大脑皮质促凋亡基因 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与电针抗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凋亡;bax蛋白;电针;“合谷”穴   
      1886
      |
      0
      |
      9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202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A Letter to Member Societies of WFAS

      1999(4)
        
      593
      |
      9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01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吴志新, 宋新爱, 张红梅, 李强, 吴苏娣, 樊小力
      1999(4): 278-281.
      摘要:以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型(wide-dynamic-range,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指标,观察了电针“足三里”穴引起肌梭传入对其的影响。结果如下:在22只大鼠上记录到62例WDR神经元,“足三里”穴电针刺激组 21例,其中有明显抑制作用的 15例,占 71. 43%;同样实验条件下,穴区分开 0.5cm处给电针刺激组 14例,结果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仅为 5例,占 35.71%;穴区注射布比卡因破坏肌梭[8]后,施以同样参数的电针刺激组16例,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也仅为5例,占31.25%。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区引起的抑制效应是由于电针刺激引起穴位处的肌梭兴奋,后者的传入信息引起了 WDR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效应,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肌梭的传入具有镇痛作用。  
      关键词:WDR神经元;肌梭;“足三里”穴;镇痛   
      1079
      |
      0
      |
      2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16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电针心包经经穴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机理的研究

      刘俊岭, 曹庆淑, 罗明富, 文琛, 刘金兰, 崔仁麟
      1999(4): 282-287.
      摘要:本研究在兔、猫和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MI)的模型上,多学科协作,采用多项指标,从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电针心包经经穴改善AMI的外周和中枢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电针“内关”等心包经上的穴区及非穴区对缺血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心包经在对心脏功能调整作用中是一个机能整体;心包经经穴的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特异性;②电针可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其关键是改善了缺血心肌微循环;③电针改善 AMI的作用是与针刺抑制外周交感-肾上腺-CA系统及中枢的肾上腺素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在心肌缺血时的过度活动分不开的,同时与针刺增强 AMI时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电针改善AMI、保护心肌细胞、减轻损伤的局部作用是与其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分不开的;临床在治疗冠心病时,应既要考虑心血管局部,又要注意到整体,努力提高病人全身的机能状态。  
      关键词:AMI;电针;心包经;局部作用;整体调节;心包经和心脏间关系   
      1145
      |
      0
      |
      13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477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An Important Medical Journal from China!ACUPUNCTURE RESEARCH

      1999(4)
        
      679
      |
      1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860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针刺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功能的影响

      胡德林, 周逸平, 王月兰, 汪克明, 李守生, 汪昌荣, 陈侠英, 王永杰
      1999(4): 288-290.
      摘要:为探索针刺心经脉“神门”-“通里”段对烫伤后大鼠心功能变化的影响,复制大鼠30%TBSAⅢ°烫伤动物模型,观察了烫伤组和烫伤针刺组心肌力学参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 cTnT)变化。结果表明,烫伤针刺组心肌力学参数和cTnT变化幅度明显小于烫伤组,提示针刺心经脉“神门”-“通里”段对严重烫伤早期心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针刺;严重烫伤;心功能障碍   
      92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041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电针“内关”穴抗主动脉神经的降压作用的动物实验方法

      李汉先, 关新民, 陈汉兰, 肖刚, 杨敏
      1999(4): 291-293.
      摘要:记录兔(n=12)左颈总动脉血压,观察电针双“内关”穴、右主动脉神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提示二者对血压均有调节作用,电针“内关”穴可对抗主动脉神经引起的降压作用,为“内关”穴调节血压的中枢机制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由于实验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供实验针灸学参考。  
      关键词:主动脉神经;“内关”穴;动脉血压;电针   
      1055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36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赵英侠, 邵水金, 余安胜, 严振国
      1999(4): 294-296.
      摘要:将HRP分别注射于大鼠“命门”穴区与相关内脏卵巢及肾上腺实质内,观察三者的传入神经节段性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的传入神经在脊神经节T13~L2节段互相重叠。该结果为针刺和艾灸命门穴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命门”穴;卵巢;肾上腺;传入神经;HRP法   
      1065
      |
      0
      |
      14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954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艾灸对吗啡依赖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宋小鸽, 唐照亮, 金敖兴, 侯正明, 陈全珠, 袁静
      1999(4): 297-299.
      摘要:本文观察了艾灸“关元”穴对Mor依赖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Mor可抑制体重增加,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艾灸“关元”穴可促进Mor依赖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增强 NK细胞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 P<0.001。提示艾灸具有增强 Mor依赖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为灸疗脱毒促进康复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艾灸;Mor依赖小鼠;细胞免疫   
      1050
      |
      0
      |
      3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26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黄铁军, 张吉, 詹秀丽
      1999(4): 300-302.
      摘要:采用美国Sigma公司生产的卵白蛋白(OVA),复制过敏性哮喘豚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电针“大椎”、“肺俞”穴,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不做电针处理。实验观测电针对哮喘豚鼠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TNF-α、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电针组 TNF-α、E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1)。提示电针能抑制 TNF-α、ET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  
      关键词:针刺;支气管哮喘;TNF-α;ET   
      1040
      |
      0
      |
      5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7208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杨丹红, 江庆淇, 许文波
      1999(4): 303-306.
      摘要:本实验从胃肠激素和胃肠病理学等方面研究了“神阙”穴隔药灸对荷瘤化疗大鼠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神阙’穴隔药灸可避免荷瘤化疗大鼠胃粘膜变薄,防止粘膜上皮坏死及浅层腺体剥脱,并能提高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胃粘膜胃泌素水平。证实“神阙”穴隔药灸可有效地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保护胃肠功能。  
      关键词:“神阙”穴;隔药灸;胃肠激素;胃粘膜;肿瘤化疗   
      1021
      |
      0
      |
      2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780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针刺对肥胖大鼠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刘志诚, 孙凤岷, 王耿, 魏群利, 苏静, 许建阳, 项晓人
      1999(4): 307-310.
      摘要:本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小肠粘膜、肝组织形态,以及针刺后发生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小肠粘膜、肝组织均出现了形态学的异常。褐色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充盈,脂滴增大,胞质内线粒体减少,细胞间隙变窄,毛细血管减少。针刺治疗后,上述形态学的异常均出现逆转,这种变化是针刺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达到减肥效应的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针刺;单纯性肥胖症;线粒体;乳糜管   
      1782
      |
      0
      |
      3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093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 人体十四经穴解剖图谱的多媒体研究

      余新欣, 王秋怡, 章晓良, 陈谟训
      1999(4): 311-313.
      摘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研究人体十四经穴解剖图谱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将十四经穴解剖图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结合,使穴位与人体解剖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应用本系统能看到穴位的局部解剖和针刺穴位所经过的组织,把经络学、针灸学的教学研究引入到一个三维立体的全活动的声像世界。  
      关键词:十四经穴;解剖图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728
      |
      0
      |
      0
      <HTML>
      <Download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606035 false
      更新时间:2023-08-11
    0